
上海水上运动中心,世界赛艇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。初秋的淀山湖畔,空气中夹杂着湿润的味道,闷热难耐,却飘来一阵回忆青春的亲切感。岸边的塔台依旧是记忆里的模样,54岁的超模胡兵站在码头,拿起八人艇的单桨时,还是那个熟悉的感觉,“40年了,手感还没忘。今天,梦想成真。”
在成为中国第一代男超模之前,胡兵曾是赛艇国家队里最年轻的队员,很快便和队友在海外赛场创下中国男子赛艇的最好成绩。与上海水上运动中心的这片场地,一别就是40年,但“一日赛艇,终身赛艇”的心,未曾改变。
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摄
40年后回家
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赛艇世锦赛,胡兵接到推广大使的邀请时,第一反应就是,把前国家队队友召回来,一起下水,再划一次八人单桨有舵手,请本届赛艇世锦赛总监、恩师李建新担任舵手,圆一个退役后的赛艇梦。“每次看到赛艇,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。”这是胡兵发自肺腑的心声。
然而,档期有点难安排。前有伦敦时装周,后有巴黎时装周,掐指数来,仅有两天空隙。他毫不犹豫决定,在两场时装周之间飞回一次上海。昨天清晨7点50分抵沪,胡兵几乎一夜未眠,行李箱还没来得及放到宾馆,便直奔青浦。在车上,他迅速换好紧身连体衣、穿上白色长袜,依然是那个风度翩翩赛艇少年的模样。

这是一场跨越四十年的重逢:18名老队友从四面八方赶来,当年带他的李建新教练,早已等候在塔台。有人头发白了鬓角,有人肚子圆了一圈,他们依然在各个岗位,推动着赛艇运动的发展。胡兵和队友凑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句回忆。有人提起冬训时的苦,有人笑说当年怕李教练查训练量,胡兵甚至还记得队友被人踢了一下,第二天脚踝肿得老高的样子……听到这些未曾听说过的故事,李建新忍俊不禁地笑了。
唤一声“师母”,格外亲切。当李建新的妻子、中国第一位奥运赛艇舵手张黎明结束裁判工作,来到胡兵面前时,两人热情相拥。前广东队教练、胡兵母亲的国家队队友高敬萍也带着老队友来到这里,“我看着胡兵长大的,第一次见到他时才10岁,身高到这里。”她比划着,跟身边人自豪地分享。这些女队老将在岸边自发当起拉拉队,有人举着手机录像,有人扯着嗓子喊:“待会儿下水别偷懒啊!”
上海体育图
磨破的手
张黎明的嗓音一如既往地嘹亮,主动跟记者介绍:“这可是两支国家队组成的八人艇,能聚在一起陪他‘玩’,靠的不是别的,就是几十年的情结啊。“
胡兵以前的主项是双人单桨无舵手,八单只划过一次,可他对这个项目怀有情结:“小时候我看到电视里播英国牛津、剑桥大学的赛艇比赛,便由此深深迷上赛艇,他们的项目就是八单。现在,在国内最好的赛艇赛道上,他毫不犹豫地坐上7号位,和当年一样的位置。桨叶同时切入水中,起初几桨还有些生涩,划到500米折返时,不用喊号子,8人的节奏已经完全同步了,像被时光拉回了当年的水面。
1000米划完上岸,胡兵甩着手上的水,才发现掌心磨破了皮。三天前在英国剑桥大学试划八单时磨出一个伤口,刚结痂,这次又添了新印。“赛艇这东西,没法偷懒,我现在就是个新手,所以会磨破。“胡兵笑言,想起集训的日子,25公里只是热身的量,无论风吹雨淋一天都要两练,每一位队员都能坚持下来。

回头望向岸边塔台,记忆如昨,“小时候第一次在这里比赛大约是1985年,那会儿赛道两边的树比较多。现在环境好多了,还加了备用训练道。”他想起自己的电视剧成名作《真情告白》,硬是跟导演争取,把打篮球的戏份改成了赛艇,地点就在上海水上运动中心。当时他的理由是:“我是赛艇运动员,得让更多人看见这项运动。”
曾经的运动员生涯令胡兵受益终生,看着眼前各国优秀运动员划过终点,他不禁感慨:“所有的乌云都镶着金边,最累最苦的时候,也许就会拿金牌,所以有的时候,再坚持一点点,黑暗就过去了。”
《真情告白》剧照
水上精神
第二轮下水时,帆船奥运冠军徐莉佳也来了。两人凑在一起,聊的全是水上的事。徐莉佳的帆船生涯,也出自这里,李建新是徐莉佳的老领导,可以说,徐莉佳和胡兵也是师出同门。第一次划八单,徐莉佳难免有些担心。让徐莉佳坐在自己身前,贴心嘱咐道:“你只要别让桨‘别’在水里就行,有我们撑着。”
不过,别看胡兵赛艇在行,聊到帆船,他对徐莉佳十分钦佩,“我参加过美洲杯帆船赛,把我吓到了。就好比一个平时开车的人,突然有一天去开F1,这速度太快了。”

有人问他,从伦敦时装周赶回来,就为这半天的相聚,值吗?他如是说:“中国第一次办世锦赛,我是推广大使,更得回来。再说,跟老队友一起划次艇,跟师傅见个面,这不是值不值的事,是必须来的事。”
1、2、3, 大家整齐地喊起了号子,将船艇扛起来,随后上海队的年轻队员整齐划一地接过赛艇,扛向艇库。胡兵看着他们说:“让赛艇精神,一代代传下去。”今天,胡兵还要再去赛场,见证本届世锦赛首金的诞生。
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